印刷新闻 印刷技术 印刷展会 印刷词典 院校社团 印刷企业 印刷杂志 电子书库

析论中华印刷通史之特点及其修订再版

资料来源:当代中华印刷史文选 作者:李兴才 更新日期:2006-10-05

摘要

两岸合作出版的古今中外第一部《中华印刷通史》,于1998年由“印刷传播兴才文教基金会”出版以来,深受海内外著名印刷史学家高度肯定。惟由十余位学者专家合着的一百三十余万言史书,初版不免若干漏误,今特慎重修订。本文即在指出该书特点、肯定其贡献、说明增补之史料、修订之内容及制作光盘、建文件上网与印刷出版概况,以飨同道高明。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the Particular of General History of Chinese
Printing and Its Revised Edition

by S.T.Lee

Abstract

The book of “General History of Chinese Printing” that published in 1998
was the first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lands throughout the history.
The book was compiled and published by The Graphic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It has been highly affirmed by the printing historical
scholars all over the world. Since this book was written and edited in
collaboration with more than the specialists. A content of over
1,300,000 Chinese characters, errors are inevitable. So that’s why now
to be revised with care.This article is to indicate the feature of the
book,confirm its contribution, explain the supplement,re-edit contents,
make CD-ROM disks, and build-up files on internet to entertain the
readers.

两岸合作出版的古今中外第一部《中华印刷通史》,于一九九八年十月由财团法人印刷传播兴才文教基金会在台北出版正(繁)体版,以赠送方式发行。一九九九年九月,由印刷工业出版社在北京出版简体版,正式发行问世。随后,香港林和安先生创办的《大中华印艺网》,除将《中华印刷通史》全部上网之外,又制成了光盘电子书作免费服务。《中华印刷通史》的压缩本《简明中华印刷通史》,也应众学者要求,于二○○四年夏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是中华文化的一件大事,也是普世印刷人和史学界的一件大事。因为《中华印刷通史》有很多突破性的特点,现将它和以往印刷史的差异对照如下表。

项目 以往印刷史的主要论著。 中华印刷通史。
概念 侧重于印书的传统印刷史观。 整体、全程、全方位的大印刷史观。
主轴 印刷书籍的发展史。 印刷工艺及印刷事业的发展史。
属性 文化印书史。 科技工艺史。
起始 自印书开始。 自如帚各源头寻根开始。
跨时 自唐初至清末,约1,300年。 自新石器时代至当代,约6,000年。
涵盖 中国本部(汉民族)。 中华各民族及各地区。
范围 凸版在纸上印刷成书。 不限于印纸、印书、印刷版式。
内容 侧重图书版本、目录、印工及功能之分析。 兼顾各种印刷工艺技术及相关因素发展之脉络。
作者 书史学者个人著作。 印刷人与书史学者集体合着。
史料 凭借旧证。 加入有力新证。
字数 至多约六十至七十万言。 超过一百五十万言。
图文 博于文而约于图。 图文并茂,外加彩页。
出版 一种版本,独家出版。 正、简体两种版本,两岸分别出版。
发行 一地出版、局部发行。 两岸出版、同步发行。
论断 雕版印刷术之发明年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论战不休。 雕版印刷术是长时期演进之集体创作,中止发明年代争论。
贡献 提供唐初至清末印书史料。 完整呈现印刷科技历史全貌,填补印刷史上大部分空白。
影响 引发外人对中国印刷术发明权之争议与争夺。 确定中华民族发明印刷术之历史地位,无庸置疑。
关连 相辅相成、互为印证,相得益彰、互为发皇。

在《中华印刷通史》的特点之中,最重要者有五:

⑴是古今中外第一部印刷通史。

⑵是由两岸印刷人与书史学家合作的第一部印刷史书。

⑶是按大印刷史观来撰写的第一部印刷科技史。

⑷是分别以正、简体版在两岸同步发行的第一部印刷史书。

⑸是捍卫中华民族印刷术发明权的第一利器。

本书出版之后,海内外著名印刷史学家给予高度肯定,赞誉有加,例如:旅居美国芝加哥之著名印刷史学权威钱存训博士,于一九九九年七月十三日,致函本书主编张树栋先生时说:“……今接到惠赠在台印刷的繁体精装本一巨册,十分感谢。此书体大思精、内容详尽、印刷精美、洋洋百余万言。采取大印刷史观,除印书外,更包括证券、邮票、地图、织物、以及其它工商业印刷,对近、现代部分,尤为详细,且兼及教育、科研、器材、设备,更非他书所能及,对你多年来日以继夜的辛勤和诸位相助合作的同仁,仅先致以崇高敬意和祝贺……。”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4年6月,出版了钱存训先生新作《中国纸和印刷文化史》。钱先生在本书绪论中谈到中国印刷史的研究历程时,按时间顺序,列举重要著作七种:清代孙毓修着《中国雕版源流考》、清末叶德辉着《书林清话》、近代美国人卡特着《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当代张秀民着《中国印刷史》、钱存训着《中国科学技术史•纸和印刷》、张树栋等着《中华印刷通史》、潘吉星着《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并评价说:“张树栋等的通史涵盖面较广,尤其收入印书以外的数据及近现代印刷部分,为他书所不及”。将这部《中华印刷通史》与历史上几位名家的经典著作相提并论,可见评价之高。

按钱存训博士为世界著名的印刷史学权威,任教芝加哥大学数十年,兼东方图书馆馆长,著作等身,英国李约瑟博士名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之“纸和印刷”一册,计约三十万言,即为钱博士名著之代表作,饮誉国际。

二○○一年五月二十八日,在北京举办“《中华印刷通史》出版座谈会”,以下是与会学者对本书的评价举例:

北京大学教授萧东发博士指出:《中华印刷通史》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巨著,用“大印刷史观”,全方位、多角度地研究印刷科技发展的全过程,纵贯上下五千年,横跨印刷各领域及各民族,确实体现了学术性、可读性、准确性、系统性和总结性的统一,有史有论,是一部有极高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力作,填补了印刷史上的大部分空白。

著名科技史学家、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潘吉星教授指出:本书收入许多想知而未知的内容,纳入了近年来最新研究的成果,反应了印刷史研究上的最新观点,大有助于捍卫我国印刷术发明权的工作,应予以高度肯定。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史金波教授指出,对《中华印刷通史》的创意和策划,以如此大格局、大手笔、大协作来完成这部大著作,非常敬佩!这是一部印刷科技辞典,是对中华文化的大贡献!

中国网印及制像协会理事长宋育哲教授指出,《中华印刷通史》充分实践用“大印刷史观”来撰写从古至今的印刷科技发展史,突破了以往将印书史误为印刷史的框架,还原印刷科技史的本来面目,确是大突破、大贡献!

中国发明的雕版印刷术,是千百位先贤的集体创作,《中华印刷通史》涵盖的历史长、跨度大、源头多、范围广、内容复杂,一百三十多万言的皇皇巨著,也是十余位学者专家之集体创作,连贯性及一致性有疏漏之处自所难免,兴才在审校期间,不幸因病住院就医,出大校样时仍无力详校,加之版面图文经过网络由北京传至台北,著者又远离排校现场,致使初版的图文错漏颇多。尤其是十多年来,印刷史学之研究成果辉煌,远胜往昔,许多突破性之成就,理应纳入通史之内,例如:

(一)由书史、印书史向印刷文化史转进。

(二)由印刷文化史向印刷科技史转进。

(三)由传统印刷史观向大印刷史观转进。

(四)由争论“发明”年代向探讨“起源”时间转进。

(五)由唐初向上延伸至隋代、南北朝……新石器时代。

(六)由清末向下延伸至当代,跨越二十一世纪。

(七)完成《中国印刷近代史》及《中华印刷通史》问世。

(八)中华印刷史由一千三百年往上延伸五千年、往下延伸百年。

(九)由雕刻凸版延伸到雕刻孔版、由汉民族延伸到各少数民族、由印纸延伸到印织物。

(十)确认《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最早是印于唐代的洛阳,并非韩国。

(十一)确认英山毕升即北宋活字发明家毕升。

(十二)确认现存最早之木活字印刷品,为宋代所印之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木活字并非元代王祯所创,时间提前一个朝代。

(十三)确认蔡伦不是造纸的发明人,只是改良造纸技术之功臣。

(十四)确认现存最早的雕版纸上印刷品,是西安出土的单张梵文《陀罗尼经咒》,较存放南韩之《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早半世纪。冯鹏生先生近着《中国木板水印概说》中举出:现存美国的“隋木刻加彩佛像”,明确记载刻于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则较《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早一百四十五年矣。

(十五)发现世界现存最早的泥活字印本《维摩诘所说经》和有明确日期标志(1210年)的活字版历书。

(十六)印刷人大声疾呼:雕版印刷不限于凸版、不限于印纸、不限于印书,漏版印花布、凸版印花纱,均属雕版印刷术。
因此,我先征得“财团法人印刷传播兴才文教基金会”全体董事的同意,与主要作者张树栋先生、庞多益先生、郑如斯教授等商量决定,自二○○三年初起,积极展开《中华印刷通史》正(繁)体版之修订工作,预定二○○四年底完成修订版之光盘电子书问世。具体修订内容包括:

(一)在各篇之第二章,增设“印刷工艺技术之演进”,以进一步落实大印刷史观。在起源篇末增列“印刷发明诸说及文献文物证据”一章。

(二)改正原著错别字、句,并对各章节作相应、局部之修正。(三)增补至二○○二年底之史料。

(四)收录近几年最新研究之成果。

(五)增加对印刷发展有重大贡献之人物简介。

(六)人名索引改用字头检索,且各附录均作相应修正。

(七)增加“主题词、关键词”索引。

(八)取消书末彩图页,全书图文混排。

(九)修订版较原著新增加之篇幅约为二十万言,全书超过一百五十万言。

(十)将修订版制成光盘电子书,赠送相关人士及学术单位。

只是,因为限于史料、资源、人力之不足,遗憾仍有少部分未能完全遵照学者在“《中华印刷通史》出版座谈会”中提出的高见一一实现全部修订工作,例如:

潘吉星教授建议:“还可增加‘少数民族印刷史’一章”。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王德茂副会长及中国印刷博物馆副馆长魏志刚教授建议:“将印刷通史译成外文,以广传扬”。都力有未逮,只好留待条件成熟时再去完成了。

此次修订工作,除当代篇延伸至二○○二年之史料外,着重大印刷史观在全书整体之考量,故未敢劳师动众,以免时效不易掌握,一切繁重之增、补、删、改、编、校等等,仍偏劳张树栋先生总其大成,庞多益先生及郑如斯教授就近全力合作,三人为众,众志成城,任劳任怨,费心力最多,十分感谢!无任钦佩!

至于将书版格式的修订版《中华印刷通史》制成光盘发行,承网赫信息科技公司赞助;电子书上网,蒙中国文化大学信息传播系鼎力建文件;北京与台北间之网络传输,承台湾方正数码公司协助。在此一并道谢。为便于展示、传播、阅览,多位学者均建议:“除电子书之外,也再印刷些纸本书,像图书馆、博物馆,还是十分需要使用印刷的纸本书”。

财团法人印刷传播兴才文教基金会,已征得永丰纸业公司、恒昶实业公司、科乐印刷公司、红蓝彩印公司、精益装订公司同意赞助,共襄盛举,将一百五十万言的《中华印刷通史》修订版,印刷成单色的纸本书(图15),分送给主要图书馆、博物馆等文教单位,充作典藏之用。

图15 张树栋和他主编的《中国印刷通史》繁体修订本

(原载2005年3月《中华印刷科技年报》PP513~516,台北,中华印刷科技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