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新闻 印刷技术 印刷展会 印刷词典 院校社团 印刷企业 印刷杂志 电子书库

香港印制业如何消化销售税

资料来源:印艺273期 / 2006年9月 作者:余鸿建、陈秀清 更新日期:2007-06-07

政府最近就开征商品及服务税(简称销售税)展开为期九个月的公众咨询,新税项在社会引起极大争议。为让业界对这一议题有更全面的认知,8月25日,本会于创纪之城会举行题为「香港印制业如何消化销售税」的印艺龙门阵,邀得立法会议员李华明出席,为业界分析销售税的税制内容及表达见解。当天参与是次龙门阵的嘉宾均踊跃发言,现场讨论气氛甚为热烈。

综合咨询文件的内容,政府就开征销售税的重要理据为:1)香港税率低,不少收入均非从税项而得;2)香港税基窄,纳税人口占工作人口的小部分,税收亦因人口老化而日渐减少,进一步削弱香港优势;3)高利得税及薪俸税率令香港难以挽留人才,亦难吸引外资在港注册成立公司;4)公平税项可为政府带来稳定收入。

赞成征收销售税的人士指出,香港现时经济情况好转,是全面推行销售税的最适当时机,如不尽快实行,政府未来的财政收入必会减少。此外,香港人口老化问题加剧,令被摒出薪俸税网的人数上升,香港经济一旦衰退,政府收入减少,便没有能力应付难关。

李华明反问,香港政府的财政状况是否真的如此不济?政府表示香港每年赤字达四、五百亿,但有关赤字都是由金融风暴、沙士、911等种种暂时性的外围因素引起的,并非香港经济结构本身出现问题。香港的财政储备达三千多亿,既没发债,亦没负债,财政状况在全球算是最稳健的,并不如美国般要印钞票及发行债券应付债项,况且必要时政府还有很多家当如机管局、停车场等项目可以出售,可见香港政府并非真的一穷二白。况且,综观其它实施销售税的国家,如新加坡,制度一旦实施,税率只会有增无减,而且亦不会有废除的可能,故作有关决定前实在值得大家慎重考虑。

在印刷行业,税制的推行又会否为经营者带来哪些不良影响?

在新税制下,原料如纸张、油墨、胶片等供货商需缴付5%商品税,有关成本一旦转嫁至购买原料的印刷商身上,负责提供服务的印刷商除了要承受每项原料5%的额外成本外,制成品如在本地交货,亦需额外缴纳5%销售税,如有关成本亦转嫁至客户身上的话,制成品的总成本便会大大提升,增加的幅度往往不止5%。亦即以往印刷商向客户报价$1,届时便需将有关金额提升至$1.15。对在本地市场一同竞争的香港印刷商而言,制度尚算公平,但当与国内、澳门、台湾、新加坡的印刷商竞争,香港厂商的成本优势便被实时削弱。或说厂商如不经代理,而以LC直接向原材料商购入原料,便可节省5%的税项支出,但只有大型企业才有足够资本及仓存空间购入大量原材料,中小企却并无此优势,制度的推行无疑会进一步扼杀中小型企业的生存空间。虽然新制度列明出口成品可豁免有关税项,但原材料因税项而增加的成本,会间接削弱厂商的出口竞争力,打击制造业雇员的生计。正如李议员提及,厂商不一定将增加的成本全部转嫁给买家,为了竞争,那便使香港工商业百上加斤,更难经营下去。

正如咨询文件所提到,新税制的推行确可将税收一网打尽,但里面提出的年营业额达500万以上的企业必须向政府登记,而500万以下的则不必登记,则只会令后者的数目剧增,根本没可能刺激经济,反会令经济倒退。

随着国内人力及营运成本的不断上升,及报关手续的繁琐冗赘,进出口货品诸多限制,北上设厂的独有优势经已逐步消退,现时有部分在国内经营的香港印刷企业,也有回流香港的打算,但销售税的推行却进一步削弱留港经营的优势,令制造业起死回生的希望落空。

政府认为销售税是一个公平税制,但是非常复杂,例如本地销售必须征税,出口却可扣除税款,便是为工商业制造麻烦,亦存在灰色地带,例如外国公司向香港厂商订货出口,但却由香港分公司付款,该当征税或不用征税?

何不推行更公平的「人头税」,不须动用庞大的征税队伍,委托「八达通」代收便可以,税制更为简单,市民清楚知道交了多少税给政府,亦容易控制开支。工商业及服务业界也不须担心增加成本。若政府收入有盈余,下一年度便应豁免征收「人头税」,若有亏损便按人头收税,有谁说不公平?!若采用这一方法,政府便不须保留庞大盈余,减少金管局的管理人手和可以大幅削减开支。

香港经济自九七后偶受外围因素冲击而陷入衰退,公务员及政府部门的薪酬从没被扣减,新税制的推行却持续使公务员队伍膨涨,有扩大政府开支之虞,最近政府仍提议增加政策局副局长人数,以高薪厚职招揽人才,似乎有违小政府原则,假如政府希望收支平衡,财政有盈余,并提升香港竞争力,是否应先缩小庞大臃肿的公务员架构,并应扶助本地工商业?政府如真有心扶助制造业,实可于深圳河套开设加工区,让厂商不用过境到国内加工,省却运输成本及因报关错漏而被扣关的风险。又能否从物流、信息、教育、旅游等方面入手,重点扶助能提升香港就业率,促进香港繁荣的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