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新闻 印刷技术 印刷展会 印刷词典 院校社团 印刷企业 印刷杂志 电子书库

「6 Sigma」品质管理的研究(1)

资料来源:《印艺》207期/2001年3月 更新日期:2003-05-23

在不少印刷公司取得ISO 9000品质保证的同时,在品质保证发展上,近年提出了「6
Sigma」的品质管理。不少跨国性企业已采用这品质管理概念,并要求他们的供应商提供此种保证。根据“Publishing
Weekly”报导,美国印刷业於昨午已开了一个有关的会议。一些大型印刷公司,譬如RR.
Ronaldley等已作有关的尝试,相信这风气在未来两年势必影响本港。

I)「6 Sigma」的历史

在70’s年代,Motorola面对日本严峻的挑战,其主席Bob
Galvin决定在品质上改善,来迎战日本高品质的挑战。在1981年,他要求其产品必须在五年内有10倍的改善。於1987年,Motorola建立了「6
Sigma」的概念,基於统计学上的原理,「6 Sigma」代表著品质合格率达99.9997%或以上。换句话说,每一百万件产品只有3.4件次品,这是非常接近「零缺点」的要求。「6 Sigma」计划要求不断改善产品、品质和服务,他们制定了目标、工具和方法来达到目标和客户完全满意(Total
Customer Satisfaction)的要求。在过程上他们提供了黑带(Black Belt)和绿带(Green
Belt)的有经验工程人员和顾问推行整个计划,并成为品质改善的先锋。

Motorola的「七步骤方法」(Seven-Step Method),「不断改善」(Continuous
Improvement)和客户完全满意(Total Customer Satisfaction)都是取材自TQM(全面优质管理概念)。他们提出新设计文化,简化生产步骤,采用机械臂、通用网络等来达到他们5「九」(99.999%)品质要求。1989年,Motorola更成功取得「Motorola
Baldnige National Quality Award」奖项。1989年,BobGalvin又提出另一个十倍品质改善的要求,并於1991年完成。自1981年起,Motorola已录得1000倍(1000:1)的品质改善。其他公司,譬如Boeing,
Caterpllar, Corning, General Electric, Digital Equipment和IBM等公司都采用「6 Sigma」方法去改善品质。

Motorola其中一个成就就是把以前「3 Sigma」(合格率为99.73%)的品质要求提高至「6 Sigma」。他们把传统合格率百份比的要求改变为百万份比或亿万份比。

II)何谓「6 Sigma」

a)Sigma的解释

「Sigma」的定义是根据俄国数学家P.L.Chebyshtv(1821-1894)的理论形成。根据他的计算,如果有68%的合格率,便是±1Sigma(或Standard
Steviation),±2Sigma有95%的合格率,而±3Sigma便达至99.73%的合格率。

合格率
Yield
(% )
次品於一百万分之机会DPMO(Defect per MillionOpportunities) Sigma 流行年代
Quality Standardsaccepted
in Periods
6.68 933200 0
8.455 915450 0.125
10.56 894400 0.25
13.03 869700 0.375
15.87 841300 0.5
19.08 809200 0.625
22.66 773400 0.75
26.595 734050 0.875
30.85 691500 1
35.435 645650 1.125
40.13 598700 1.25
45.025 549750 1.375
50 500000 1.5
54.975 450250 1.625
59.87 401300 1.75
64.565 354350 1.875
69.15 308500 2 1970s
73.405 265950 2.125
77.34 226600 2.25
80.92 190800 2.375
84.13 158700 2.5
86.97 130300 2.625
89.44 105600 2.75
91.545 84550 2.875
93.32 66800 3 1980s
94.79 52100 3.125
95.99 40100 3.25
96.96 30400 3.375
97.73 22700 3.5
98.32 16800 3.625
98.78 12200 3.75
99.12 8800 3.875
99.38 6200 4 Early 1990s
99.565 4350 4.125
99.7 3000 4.25
99.795 2050 4.375
98.87 1300 4.5
99.91 900 4.625
99.94 600 4.75
99.96 400 4.875
99.977 230 5 Mid 1990s
99.982 180 5.125
99.987 130 5.25
99.992 80 5.375
99.997 30 5.5
99.99767 23.35 5.625
99.99833 16.7 5.75
99.999 10.05 5.875
99.99966 3.4 6 2000s

 

在70年代,产品如果达到2 Sigma便达到标准。但在80年代,品质要求已提升至3
sigma。这就是说产品的合格率已达至99.73%的水平,只有0.27%为次货。又或者解释为每一千货产品只有2.7件为次品。很多人以为产品达至此水平已非常美满。可是,根据Evans和Lindsay一书提出,如果产品达到99.73%合格率的话,以下事件便会继续在美国发生:

每年有20,000次配错药事件

每年有超过15,000婴儿出生时会被抛落地上

每年平均有9小时没有水、电、暖气供应

每星期有500宗做错手术事件

每小时有2000封信邮寄错误

虽然合格率已达到99.73%的水平,但相信各位读者对以上品质要求并不满意。所以有很多公司已要求「6 Sigma」的品质管理。就是说其品质要求是「3
Sigma」的一倍。其合格率为99.99966%(Motorola所谓的5「九」了),每一百万种产品中只有3.4件是次品(非常接近零缺点要求)。相比之下,3
Sigma容许在1百万件产品中有2700件次品。事实上,日本已把「6 Sigma」成为他们品质要求的指标。

b)「6 Sigma」的计算方法

其实「6 Sigma」是有别於1920年代Bell研究所的研究员Walter
A Shewhart发展的「品质管制表」的概念(注解1)。它是根据(Cp)Process
Capability Index而定出其关系的。

但是如果要达到6 Sigma,Cp必须达到2注解2。其实,根据「The
Six Sigma Way」一书注解3的公式,可以很简单便算出其结果。

根据PPM的结果,在换算表中便可得知是否已达到「6 Sigma」的要求。

本站服务
  • 资讯
  • 辞典
  • 期刊
  • 公司
  • 合作伙伴

    印刷问答

    人物专访

    问答搜索

    推荐展会

  •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