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新闻 印刷技术 印刷展会 印刷词典 院校社团 印刷企业 印刷杂志 电子书库

CTP制版 VS DI制版

资料来源:台湾《印刷人》第158期 作者:子凡 更新日期:2004-12-27

廿一世纪,平版印刷界有两个主要话题:一个是无底片化印版制作CTP(电脑直接制版);另外一个是把CTP能力延伸到印刷机上直接把影像印纹形成在制版滚筒的DI,也就是把制版机和印刷机合于一体。有人预测,20年后将没有CTP而只有DI机,也就是当老一代平印机逐步凋零后,CTP成像技术也不贵了。为何要在平印机上制版?有以下的道理支援:

l、明室化的制版条件。

2.不用更换版材,减少时间及版材成本,且更为环保:

3.成像单元价格更合理,不因多组印刷单元而负担加重。

4、印纹分布资讯,可自动开启墨键开度技术。

5.强大的网路接受能力。

6.规格化的印刷刚档案格式。

7.最好有可变印纹喷墨或其他科技连线追印,产生更大附加功能。

目前CTP是离线生产,一部CTP制版机可供多部印刷机使用,而且传统平印机都可使用CTP印版工作。到了DI时代,印刷机原厂就装有成像制版系统及网路档案处理能力。时代是慢慢在改变,将来印刷机操作人员也要有制版能力,否则若DI机由两批人操作,将太费事!

CTP及DI的快速发展

CTP电脑直接印版输出和DI机上制版这两种技术,都足基础在数码印刷科技上,同时都跳过底片,直接把印纹制成在印版上,所不同的在CTP足Offline离线制版、DI则是Online在印刷机上的相对位置制版,两者到底有什么样不同?CTP可以使用DI的制版模式,也就是在明室中制版而不用暗室设备、不用显影的版材(少数DI需显影)等,反之CTP也可使用可见光在封闭空间内成像,也可以有显影甚至预热後才显影等方法。

CTP技术1990发表,DI技术1991在芝加哥Print发表,到2001年CTP快速成长,欧洲印版厂有65%使用CTP,爱克发CTP—年成长85%,可说爆炸性的成长。在同—时间,DI印刷机也有海德堡、KBA、Ryobi、Screen、Sakurai、Adast、曼罗兰、小森及Presstek等很多印刷机制造厂推出,尤其海德堡有QM46DI,—共卖了1600多部,SM-74D1机在三年内—共卖了600多个印刷单元,可见成绩很好。KBA的74Karat以不同科技,也有四、五十部销售成绩,网屏更是以不同技术,在日本也有百台以上,并且销售到世界各地,目前DI与世界上—万多部CTP相比,数量上是有—段差距,但仔细一算设备销售金额是相差不多的,大家也许好奇,国外这么昌盛的DI,到台湾全部被用CTP的合版印刷打败!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也就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

CTP总结印前数位化作业  尊重原有印刷机

CTP必须依赖两种条件,一是数位化的工作流程,二是数位化的彩色打样,唯有这两样条件完全成熟,才能接受CTP的印版输出,然後以签字付印样张去印刷,那DI印刷是不是就不要这两个条件呢?答案也是必要的,那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CTP小至A3五开机,使用聚酯版材银版、大到1600mm的巨无霸VLF四张菊全的CTP,都可以供应印版,DI就要固定的印刷尺寸、固定机器使用DI制成印版,没有办法制版给别人用。CTP印版输出後,使用对象非常不挑,Screen的全张PR-8000型,以前只能做全张、菊全及菊半CTP印版,但有些客户讲『我们A3小机器520mm版子,也希望用CTP版子』,网屏就把最小尺寸降至A3!

一部CTP设备所产出印版,可供应两部、三部、五部印刷机,只要产能来得及,并没有合宜不合宜的外部条件,而且您想用CTP版、或不想用CTP版而改回使用PS版,都保有使用上的弹性,总的来说,CTP印版除了银盐版不能烘烤之外,多数和原来传统PS版没有两样,所有平印机都能印刷,没有什么例外,也就是“总结数位化印前工作,—步就能输出印版,同时尊重原有全部平印机,不用更改或新购印机”。

DI强调印前和印刷集一身

DI印刷机,基本上是复合CTP制版及印刷两种功能於一身,也就是投资者一定要向印刷机制造厂买新的DI印刷机,才能有办法做机上制版工作。DI机除网屏Screen的True
Press、曼罗兰DICO Web、海德堡SM74DI及小森Komori ProjectD四者之外,其他全部使用无水平印技术,而SM-74DI及Project
D两者是CTP机上制版和外来印版都能使用外,而其他都一定只能用DI一途,也就是在RIP不出来或DI出任何一点问题时,想得到外部印版支援都不可能。

DI机都朝向使操作者简易化的路上走,如使用无水平印免掉水墨平衡,使用无墨槽键的Anilox微穴供墨辊,若用水的则使用感应装置侦知水份分布,若有墨键则使用CIP3或4型,以数位取得印纹分布,自动转换成墨键开度资讯。

多数DI机需花费昂贵投资在一次多组印版成像装置上,一色一套所费不少。另外一项更头痛问题是,DI版材集中在某一公司专利产品,A3一张要10美元,比CTP
A版全张四倍大的8美元还贵,长年消耗也无法降低成本。所以Screen的true press就采用更便宜的SDP,聚酯版材银盐版,但一套成像系统也需耗用较长时间,同时要机上显影也较耗时。现在更有DI使用湿润水或特殊印墨显影方式。

DI机强调网路接收能力,—部机器不需要印前设备支援就有搞定的优点,但缺点也须考量。

曼罗兰的DICo Web 有不同想法

DI机上制版印刷机,除少数薄型卷装印版之外,使用铝基材的DI印版都同样要有印版更换动作,花费四、五分钟更换时间不如把晒好PS版或CTP印版装上去,反正现在套钉规位系统也很准嘛!何必又花四、五分钟在印刷机上成像制版呢?

所以曼罗兰的DICO
Web就采可重覆使用套筒式版材,当成像、烘烤、印刷之後,印纹可以使用溶剂拭去,一如橡皮布清洗方式和时问,所造成利益是没有版材消耗,更没有版材退出及装新版材的耽搁时间,相对之下DI印刷机的效率可有效提升,在高速轮转印刷下,一两千张的工作菊全八色每小时可换三个工件,同时减少消耗铝版材,这种使用湿润水及铝合金套筒版材,可重复使用200~500次之间,开创了不同生产及思考方向,同时连线烘乾、冷却及折纸、装订工程,带来—贯化生产利益,使商用轮转机的生产能力又往前迈进一大步,除了—贯化接收资讯到生产完成之外,在短版印刷能力上和任何张叶或轮转机都能匹敌,但全新科技投资也是很大的。

CTP将成普世价值观 DI则未必

也有人使用喷墨成像CTP、普通PSI版以阴版平台UV成像感光,不必用专用昂贵CTP版材的CTP制版方式,相信有—天CTP的制版技术将有95%以上普及率,呈现一种普世价值流程。

DI则由於投资金额大(数千万元、数亿元),而且工作范围、使用版材等等都受到局限,除非有特定工作合於这个范围才能顺利运作,要把DI成为非常普遍化的化产方式,在目前可见的技术范围,是没有机会的。

台湾CTP使用者渐入佳境

在日本,印刷及制版同业部下约而同把CTP当成一个发展目标,但并不见得非常顺利,因为一旦引进之後,发现打样是非常难以解决的难题,当所用数位打样不被接受,逼个得已会使用输出CTP印版上传统打样机上打样,这—来,不只工程长、花费大,万一有所修改的成本负担更大。

也有人把CTP和CIP3/4混和孪生子,认为没有引进CTP就没有CIP的数位资讯流程,这也不对,使用CTF出底片照常也可拥有CIP资讯档!只不过CTP是“顺风推倒墙”而已。

在台湾,DDCP-自接数位打样客户配合度很高,和印刷品之间的差距供需双方也有一定的期待,因此落差不大,加上台湾印刷业界工程弹性较日本宽大一些,有关外来档RlP解译事故也少一些。某家大型印刷公司在一年前引进热感CTP,每小时大约可出四套16张CTP印版,每一个月使用3,800张CTP版材,相较於传统CTF每个月仍有7,000张左右晒版量。CTP大约可减少三名员工,版材成本每张目前在250元左右,大约95万元,在耗材上是比PS版贵,但算算另外省下35万元左右软片材料费、冲洗及管末处理5万元、人事14万左右,3800张PS版材要53万多,成本上便宜—些,最主要是无人自动化生产,24小时只要极少的如底片输出机人力即可使用CTP做出印版。

在印版品质方面,CTP比使用底片的PS版要好,要说热感版完全没有问题也不全这样,因为热感CTP版材在运输、保存的工作需要很用心,否则—旦在使用前受热,对後续的印纹成像也有所影响,目前在材料供应商或使用者都注意到。

—部千万元CTP输出机,比四百万的CTF要贵六百万元,若以每张印版增加20元折旧计算,要输出30万张印版才够付出,那么就要80个月(6年半以上),但要看到更新更快CTP输出机出现,也只有动脑筋及早引进,以更快速折旧来处理,主要是对CTP的品质、效益,越来越有信心了。

中国CTP发展和台湾不同调

CTP电脑直接制版终结了以前繁复多层次的人工制版丁程,不只要求全部印前资讯数位化,同时更要提供完整色彩管理、数位打样及电子拼组大版、叠边作用,甚至要求到CIP3/CIP4的数位讯息流程,台湾引进CTP的时日早於中国两年左右,1996年德仙公司就引进,到今天她不能成为『先进』『先辈』却成了『先烈』,成仁退出市场,主要是软硬体及网路配合不当所致。

相较於台湾由制版厂引进CTP而且大量使用,中国方面由报业在1998年引进第一台CTP,目前统计有22部,光是广东的羊城晚报就有6部之多,对於印刷工程及时问缩短、品质提升起了很大作用,但摆著做装饰也不少。印刷厂引进56部,广东省就有31部,占—半以上,上海4部北京7部占其他25部的近半数,其他各省又是一部居多,大部份是做研发之用。

在商用CTP方面,中国大多数以热感为主,台湾就地域分布,台北市及近郊以热感较多,台中市及其他地方是可见光银版的分布。中国的报业以Agfa可见光银版为主,而且全面化使用CTP的并不多,台湾则因价格高成本重,报业CTP并未引进,但2003年可能是CTP引进元年,主要是缩短印制流程及减少人力考量。

[截稿後消息)联合报将—口气引入20台CTP。 (本段落引用中国印刷2003年2月份计算机直接制版机遍布全国』臻峰资料)。

不胜骇异的 折旧年限算法

日本印刷同业来访谈到CTP种种印版及感光雷射光种类,这位社长胸有成竹说他想买热感CTP,而且包括管制硬软体和供版系统,大约要1.1亿日圆,合台币3000万元,听了令我们瞠目咋舌,真的有够贵,接下来生生意经营盘算又如何?

在台湾只有三分之一价,每年出3万张CTP印版,以3.3年折旧时每张印版要负担100元左右设备费。日本方面所提的折旧和我们相彷佛,但年限长达9年,这让我们不知如何回应,因为九年後不能谈,二年後人家机器可能快一倍、材料费也只有70、80%,领先三年,後六年处在挨打是翻不了身的,我们的短、快、准做法是在现代快速变动时代牛存有利武器,日本人该想想不要买那么贵、折旧年限拉那么长的设备吧!

本站服务
  • 资讯
  • 辞典
  • 期刊
  • 公司
  • 合作伙伴

    印刷问答

    人物专访

    问答搜索

    推荐展会

  •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