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新闻 印刷技术 印刷展会 印刷词典 院校社团 印刷企业 印刷杂志 电子书库

分色与色彩转换ICC色彩管理的三个C及Lab值

资料来源:《印艺》第304期 作者:钟锦荣 更新日期:2010-04-14

笔者曾在本刊前数期中以『电子分色机是否有存在价值』、『印刷是否不需要分色技术』及今期『三地论坛』中『如何满足客户对印刷色彩表现的要求』的题目来探讨业界对印刷色彩表现的状况,而这篇文章则用『分色与色彩转换』为题目与大家探讨技术上的发展。日前与一些香港印刷教育的导师谈论分色是否需要有适当的课程,但结论是没有很重点的安排,原因是现今的年青一代都熟悉电脑,印前很多的工序都已电脑化,分色这工序在软件中做几个设定,按掣後电脑软件便为你完成。但笔者发现很多分色这工序的操作者对软件内的设定不太理解,很多时候只是采用软件安装时的内设定,或者是供应商装机时的基本设定,试问一个设定是否可以满足所有不同的印刷特性呢?因此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时间及物料浪费。

资历架构已於去年5月5日正式推行,资历架构是一个资历级别的制度,订明所应达到的标准,以及资历之间的衔接阶梯,业界人士可以自行确立进修的目标和方向,去获取有质素保证的资历。以下的资料是於印刷及出版业能力标准说明能力单元内,找出与分色及色彩转换相关的能力要求,笔者会就这些题目与大家探讨其技术及分享有关经验。

很多人的脑海里『分色』是将原稿掹贴在电子分色机的玻璃滚筒上,经过原稿扫描、分色计算而直接输出有网点的四色菲林,称之为『分色』。因为桌面电脑及软件的普及,并受ICC-International Color Consortium(现时没有正式的译名,笔者暂译为国际色彩协会)所定义的色彩管理流程所影响,对现时『分色』的演译有新的术语,称为『色彩转换』(Color Conversion or color transformation)。现今的ICC色彩管理流程由三个『C』组成,分别是『校准』(Calibration)、『特徵化』(Characterization)及『色彩转换』(Conversion),而色彩转换是流程中最後的步骤。而『分色设定』(Separation options)则是CMYK色彩转换过程中的一部分。

『校准』的定义是将色彩复制的设备或器材调校到一个指定的状态,其表现与数值有相对的反应,并且要有稳定的表现。『特徵化』是在校准後的状态下,利用适当的测试目标(Test tarqet),例如IT8的彩格表,输出印张,并用分光光度仪(Spectrophotometer)读取测试目标彩格表的光谱值或色度值,通过建立描述档的软件工具生成『ICC描述档』(ICC Profile),描述档内含有不同色空间转换方向的对换,用传统概念来想像,其实这是数码化的Color Chart。『色彩转换』是利用两个『ICC描述档』作色空间的转换,例如将RGB转换为CMYK作印刷之用。

在ICC色彩转换模式出现之前,所有色彩复制是色彩值的直接对换,例如电子分色机将原稿上的颜色经由RGB三个滤色镜将影像分成三个色版,经加网後使用CMYK油墨印刷便将彩色图像还原在纸张上,这种称为『封闭式』(Close Loop)的色彩复制方法。

现时ICC的色彩转换模式称为『开放式』(Open Loop)的色彩复制方法,目的是使图像档案的交换性加强,因此图像内的数值便要通过色彩描述档(ICC Color Profile)来传递及对换。

就以上的理论来说,想得到准确的复制,就须要复制视觉颜色而不是复制色彩值。那么我们又如何复制视觉颜色呢?在理论上,要复制一个视觉颜色,就必须要知道如何形容这个视觉颜色,才可以进行复制。这就须要介绍一个色彩坐标Lab(除了Lab,还有LCH、XYZ等等,我们先简单地用Lab作为代表),它与RGB及CMYK不同。RGB与CMYK是根据器材或设备本身的光源或油墨来定的,而Lab就没有所为的器材或设备,它是由光谱数据经计算而得出。

本站服务
  • 资讯
  • 辞典
  • 期刊
  • 公司
  • 合作伙伴

    印刷问答

    人物专访

    问答搜索

    推荐展会

  •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