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新闻 印刷技术 印刷展会 印刷词典 院校社团 印刷企业 印刷杂志 电子书库

红星印刷厂:我的VIC哲学

《印刷工业》杂志2012年第02期 作者:于慧敏 更新日期:2012-04-09

有利位置+间接活源+纠结前进,这便是其成功哲学的精髓所在。

Vic——Victory成功,无人不对它心生向往。尽管每个人对其定义不一,但对于企业而言,最直白的衡量标准是存在且获利。从这点来看,德州市德城区红星印刷厂算得上成功。尽管它挣扎在“活好找,钱难赚”的漩涡里倍感压力,但不得不指出的是,在竞争激烈的印刷市场上,“活好找”对多数企业来说尚且是种奢求。

市场,德冀双收

哲学之“V”——vantage,有利位置。

2009年是一个骚动的年份。“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的鼓励,冲不散全球金融危机下的经济阴霾。与外在形势一样动荡的,还有创业青年张红星的心。

自2005年辞职下海后,当上老板的张红星就没省心过,2009年尤甚。小型印刷设备代理,这看似无本经营的中介营生,绝非想象中那般轻松。随着印刷市场上企业格局的逐步稳定,以及设备有一定使用周期等因素的影响,小型印刷设备饱和度越来越高,市场开发难度加大。经济危机来袭,更是刺激了张红星的神经,他必须马上寻找生路。

成立印刷厂,张红星当机立断。尽管非印刷专业出身,无上阵实践经验,但多年行走于印刷企业之间的他,并不是外行。“在销售设备期间,我接触到不少印刷企业,看到整体效益都还不错。何况,不管印刷业日后发展情况如何,总不至于消逝。只要行业存在,企业就有奔头。”红星印刷厂的诞生虽是形势所迫,但它日后的表现证明,与其说这是危急时刻张红星不得不做出的选择,倒不如说他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做了对的事。

天时不如地利,的确如此。对于由时势造就而成的红星印刷厂,天时助其催生,地利则为其提供了成长的“温床”。北依河北、南邻济南的客观事实,让本不起眼的德州市场,坐拥着远超出一个地级市应有的业务量——相较山东,周边河北地界的印刷业并不发达,与之接壤的德州市场由此“沾了光”,吸纳了不少河北省内业务;加之临近省会城市济南,多少受其辐射,有一定的经济优势及市场机遇。

活源,两手并举

哲学之“I”——indirect,间接。

尽管位居“福地”,“襁褓”中的红星印刷厂活得并不轻松。市场永远如此,越是充满商机之处,越酝酿着更残酷的弱肉强食。正因德州印刷业务相对充足,这个小市场上充斥着50几家大大小小与红星印刷厂一样,经营着彩色宣传单页、画册印刷的同类企业。如何在既有的市场格局中抢到存活“口粮”?多年的销售经历,帮了张红星的忙。

“销售设备时,与很多印刷企业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当我转做印刷后,有些印企朋友转入他行,于是积极为我介绍客户,为我们提供了不少的业务资源。”忆及此处,刚对创业艰辛一笑而过的张红星,有些动容与严肃。或许在他心底,“人和”更胜“地利”,是人情给他提供了第一注制胜的筹码。

幸存与生存不是同一概念。靠人情担保而来的业务,让红星印刷厂得以幸存,要想实现生存,挑战还有很多。一支20余人的小队伍,要如何争取到更多业务,要如何保质保量保速度地完成各种订单?张红星的策略是,“二手为主,一手为辅”。

所谓“二手”,指通过与广告公司、设计部合作,间接得来的活源;“一手”则指通过市场开发直接得来的活源。尽管转接业务利润率较低,但张红星认为这是“以小博大”的最好方式。第一,一手业务利润率虽高,但多会出现拖欠款现象,影响企业资金周转;第二,通过与少量的广告公司、设计部合作,就可面向广阔的印刷客户,让市场开拓实现以点带面;第三,服务过程中,只需面对若干家广告公司、设计部即可,无需面向终端客户,大大节约了企业人力资源,简化了工作流程。

尽管间接活源占据业务中的绝大部分,但鲜少直接面对印刷客户的红星印刷厂异常“自律”。虽然没有直接客户监督,但是印刷时间短、印刷质量高、价位合理,已成为红星印刷厂口碑相传的亮点。

“答应什么时候交货,就绝不耽误,为保证完成订单,我们连年增加一台四色印刷机,成立以来每年如此。”张红星表示:“虽然直接客户不多,但企业设有专门的设计部,能为其提供印前、印中、印后的全流程一体化服务。”

通过与广告公司及设计部合作,红星印刷厂获得充足活源

  脚步,欲静难止

哲学之“C”——contradiction:矛盾。

“印刷越来越不好做”,这可谓近几年行业人士共同的感慨。红星印刷厂虽仅成立两年多,对此同样深有感触。

“工价低、原材料及人工成本高,压力越来越大。以人工费用为例,我们2011年连续多次上调员工工资水平,每次都会增加二三百元左右。再除去高额的纸张费用,利润所剩无几。虽然年销售额达800万元之多,但净利润实在低微。”低至多少,张红星未明示。那加重的语气,透着种种无奈,让我们不忍揣测数字背后到底存在着多大落差。

对于行业大势,企业无从改变。如果说这是形势给予的不得不接受的无奈,那更让张红星头疼的是,随着企业成长他面临着不得不选择的纠结。为满足不断增长的业务量,红星印刷厂必须要继续引入设备,高投资低回报的现状下,到底该如何抉择?

“企业发展到最后,只挣下一堆设备。”张红星如是调侃,尽管事实或如他所述那般残酷,但他没的选择。“业务量连年攀升,不增加设备怎么办,难道将客户拒之门外?再者说,如果不是有充足的业务量支撑,企业根本难以抵挡成本飙升的不利现状,只能从量大着手扩大收入。”

2011年,红星印刷厂继2009年、2010年引入设备提高基建后再度引入一台四色印刷机。这是不得不的选择,迎合现状的最好方式是继续提高业务量,以更多的产出尽快追回投资。开发直接客户,这成为红星印刷厂2012年的工作重点。尽管该方式相较先前侧重的间接开拓方式更为“兴师动众”,但只要不是“得不偿失”,就必须要为些许的利润而努力。

引入进口设备,这是红星印刷厂未来两年内的计划之一。虽然比国产设备投资更多,但效率的提升会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空间。一是自动化程度高,能够代替部分手工,降低人工成本;二是三台国产四开更换为两台进口机器,出活量增多,印刷质量更好,机长还会省出一人。尽管对2012年的行业形势并不看好,但是对未来计划周详的张红星,已然胜利在握。

“做了,不挣钱;不做,赔钱。”但愿这句你我并不陌生的话语,真的只是出于企业老板的“低调”,而非再现当下印刷企业难以走出的“怪圈”。